2018年3月11日 星期日

兒童醫院設計首曝光 家長可留宿 動物主題紓病童不安


位於啟德發展區的香港兒童醫院將於今年底分階段投入服務,內部細節昨日首度曝光。醫院將是全港首所設有家長留宿房的公立醫院,讓接受隔離或深切治療的病童家長入住;一般病房病牀旁邊亦設有沙發牀,家長可二十四小時在旁照顧子女,每樓層以不同可愛動物作主題,紓緩兒童恐懼不安情緒。醫院首階段需約一千一百名人手,料開設二百三十張病牀,現時醫生護士招聘情況理想,惟病房支援人員及清潔人員較缺乏。

兒童醫院設有兩座大樓,分別樓高十一層,並以三條天橋連接。兒童醫院籌劃組織護士長陳寶妍介紹,醫院以「病童為本,家庭友善」為目標,兩座大樓中間的地下設有中央復康花園,大量採用綠化空間、自然採光及海濱景致。


臨牀服務大樓以八隻動物識別不同樓層,營造家居般親切愉快氣氛,有助放鬆心情,紓緩兒童恐懼不安情緒。以五樓為例,樓層設有血液及腫瘤科病房,牆身以鸚鵡作主題。陳解釋,由於癌症病人治療過程辛苦,鸚鵡則喜愛於機上乘涼作息,寓意病人可以像鸚鵡一樣安心休養。


兒童醫院是全港首所設有家長留宿房,供接受隔離或深切治療的病童家長入住,設二十張睡牀及獨立浴室,減少家長舟車勞頓,但收費詳情院房暫未作公布。昨日參觀的血液及腫瘤科病房,一間病牀設有四張病牀,空間寬敞,每張病牀旁邊特別擺放沙發牀,家長可二十四小時照顧病童。



醫院行政總監李子良指,兒童醫院今年底投入服務時,將首先開設腎科及腫瘤科門診服務,期間不設病牀住院服務;直至明年第一季病牀將增設約一百十一張,包括腫瘤科、腎科和深切治療部;第二季將開設至二百三十張病牀,包括小兒外科。多名立法會議員昨獲安排到兒童醫院參觀。議員蔣麗芸表示,醫院的硬件配套相當好,但關注醫院投入服務後,醫護人手及周邊的交通配套安排。


^兒童醫院設有兩座大樓,分別樓高十一層,並以三條天橋連接。

Related Posts:

  • 17款孕婦保健食品正面清單公佈坊間針對孕婦及胎兒營養所需的保健食品五花八門,由液體、沖劑、粒狀到膠囊狀亦有, 方便又快捷,更聲稱具有不同功能。由孕婦的需求與一般人不同, 部份孕婦特別需要的維他命及礦物質,如過量攝取會令補身不成, 反會影響胎兒發育及孕婦健康, 更有機會引致畸胎及增加嬰兒罹患自閉症機會 。 世界綠色組織委託就委託了國際認可化驗室化驗, 透過三防方法,檢查市面的孕婦保健食品,並於今天公佈孕婦保健食品正面清單: 在發佈會上,世界綠色組織亦分享… Read More
  • 三度成為導盲犬寄養家庭 母女同心:牠有偉大使命 ^Mabel與女兒Anson均對導盲犬靚靚寵愛有加。 不少家庭都有養狗,有些人更會與狗隻大被同眠。Mabel和女兒Anson也有養狗,但這隻狗「唔准上梳化、唔准上床、唔准 (有人) 攬住瞓」,亦總有一天會離開她們,與其他人一起生活 -- 這隻狗是導盲犬。 「靚靚,come come!」1歲多的導盲犬「靚靚」聽到Mabel的叫聲,便走過去依偎在她腳旁,又用舌頭舔女兒Anson的臉。 Mabel三度成為導盲犬寄養家庭,現在寄養的導盲犬靚靚… Read More
  • 11歲孝女增磅9公斤捐骨髓救母 「媽媽生病了,我要救她。我能做的就是堅強,畢竟媽媽生我時經歷的痛苦比這大多了」,11歲的可欣說。可欣不忍患有白血病的母親受病痛煎熬,更決定捐出造血幹細胞,於是在5個月內增肥9公斤,並經歷4次抽取造血幹細胞過程。目前,可欣身上抽取的造血幹細胞已輸至母親體內,但情況仍有待觀察。 可欣一家在荊州松滋八寶鎮大路口社區居住。去年5月,她的母親曹曉娟突然咽喉腫痛、口腔長滿潰瘍。她起初以為熱氣,但吃了幾天藥沒有好轉,於是到醫院檢查,發現其血小板只有正… Read More
  • 5歲女兒食復活蛋鯁死 英母親發文籲家長注意 復活節臨近,小朋友均會吃復活蛋應節。英國一名化名「XGemx」的母親日前在網上發文,指其5歲女兒3年前吃吉百利(Cadbury)的「Mini Egg」朱古力蛋時不小心鯁喉。縱然她為女兒即時急救,最終女兒仍因窒息死亡。她表示,「我在復活節前提出此事,想警告家長們要小心。」小朋友進食時要多加注意。 該名母親表示,其女兒索菲婭(Sophie)3年前吃朱古力蛋時鯁親致死。她指,自己在事發前約6個月曾接受急救訓練,熟稔窒息兒童的急救技巧。「我無法拿… Read More
  • 62歲婦誕男嬰 破台灣自然分娩最高齡紀錄 台灣62歲的吳女士上月25日自然生產一名男嬰。醫生指,吳女士已創下台灣「自然分娩」產婦的最高齡紀錄。 吳女士表示,自36年前生下大女兒後一直不孕,退休後才想是否該生第二胎。她其後透過人工生殖技術,在去年順利懷孕,上月生產,過程僅66分鐘。男嬰重約6.4磅,而且很健康。 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產科主任蕭勝文表示,吳女士屬於超高齡產婦,發生的風險和併發症較高,例如胎兒染色體異常機率增加外,也可能發生懷孕併發症如姙娠糖尿病,前置胎盤等風險也會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