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不怕孩子問點解》 應對幼兒每事問

還記得一對仔女年幼時是「問題小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每天都有新的問題考起Elsie。一方面慶幸他們充滿好奇心,另一方面卻擔心回答不好,反而有礙他們成長和學習。Elsie知道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不怕孩子問點解》,該書通過分析兒童經常提出的疑問,幫助家長了解子女發問背後的動機,若家長和Elsie一樣,面對年幼子女經常發又不知如何處理的話,相信這書可提供幫助。



《不怕孩子問點解》一書分為七章,涵蓋日常生活、身體、性知識、自然科學等範疇,收錄二至六歲幼兒最常發問的六十多個問題。有別於一般圖書一問一答形式,此書除列出數個常見回答,以及提供較佳答案外,更會分析常見答案的錯誤原因,又深入探討幼兒發問動機。

了解發問動機

相信不少家長招架不住愛發問的子女,尤其遇上令人尷尬或天馬行空的問題,更可能會敷衍了事。作者張振華就指出,父母是子女的一面鏡子,回答的態度及方式,均會直接影響子女面對難題的態度,所以家長除着眼於問題本身,更應從子女的角度出發,想想其發問的動機。

如第二章〈孩子最常問的身體問題〉中提到,子女問及肚臍、鬍鬚等身體部位的用途,其實並不一定純粹出於好奇心,更可能是希望藉有趣問題,獲得父母的回應及關注,甚至因為對身體變化感到困惑。

Elsie記得細仔小時候曾問過,為何同學長得比他高大?當時Elsie便哄他說,因為這些小朋友都愛吃飯,所以長得特別高大,不過,作者就指出,原來這些答案並沒有解決子女的問題,「因為子女可能會聯想,父母會不會是因為想哄他多吃點飯才這樣說……看得出有些大人的個子也挺矮的」。

作者說,比較合宜的做法,應了解子女問問題的原因,「這可能是因為在學校裏,個子高的同班同學總是特別受人注目。」除了作出生理上的解答,家長更須安慰子女的情感需要,不要讓他們因為身高而感到自卑。

開放態度談性

另一種讓家長頭痛的,就是性方面的問題,第三章便收錄了十條「孩子最好奇的讓人尷尬的性問題」,包括體毛、胸部、月經等。很多父母一聽到子女發問有關性或私密部位的問題,便勃然大怒,或者含糊其詞。

根據作者分析,年幼子女發問通常是出於好奇心,家長過大的反應,反會令他們感到疑惑、害怕,不敢再發問,甚至對性有負面印象;而避諱的態度,則會令他們更為好奇,不斷追問。他鼓勵家長,應以開放坦承的態度向子女解釋,毋須過於深入,但亦不要哄騙他們。

電視劇常有接吻鏡頭,作者建議,家長與其禁止子女觀看及談論,倒不如大方地解釋,向他們灌輸正確觀念。「孩子雖不明白愛情是甚麼,但也能隱約感覺接吻是在一種特殊感情下才能做的事。父母要在孩子們心中樹立高尚的愛情觀,讓孩子們明白愛情是神聖的,談情說愛不是恥辱。」

Elsie一對子女曾沉迷虛構英雄,一時說要拯救世界,一時要打敗壞人,Elsie也常與他們玩角色扮演遊戲。作者亦認為,尊重子女的想像力,不但會令他們有受重視的感覺,更可激發創造力。

書中第五章〈孩子最讓人出其不意的趣怪問題〉,便分析了關於聖誕老人、能不能成為蜘蛛俠、靈魂是甚麼等天馬行空的題目,往往是在現實中難以實現,但子女又非常嚮往的事物。作者建議父母應先肯定子女想像力,嘗試幫助他們實現狂想,再引向其他伸延話題。

鼓勵表達願望

如當子女問到,「我長大後會長出翅膀,像小鳥一樣在天空飛嗎?」較保守的家長會請他們認清現實,有的可能會嘲笑他們的不切實際。作者指出,這些回應會令子女感到鬱悶,「孩子當然知道人不可能變成鳥,他所需要的只是爸媽在此刻能認同他,能欣賞他的想法,但爸媽卻往他身上潑了一盆冷水」。

作者表示,最重要是鼓勵子女表達願望,並適當地協助他們實現夢想。如家長可介紹飛機、降落傘等發明,讓孩子知道飛行並非天馬行空;亦可了解他們為何對飛行感興趣,從而鼓勵他們從事與天空有關的工作,或請他發明飛行儀器,「協助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實現方案,告訴孩子第一步怎樣做最好。」

小朋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亦未明白成人世界的運作,甚至禁忌,故可能令父母感到尷尬或不耐煩。不過,子女希望了解新鮮事物的求知欲,是成人容易遺忘的特質。
父母不妨多站在子女角度思考,便會明白他們的發問並非無中生有。Elsie覺得,鼓勵子女發問,甚至與他們一起尋找答案,對親子關係亦有幫助。

Related Posts:

  • 孩子遇上好老師是一種幸福 一位當幼稚園老師的朋友告訴我這真人真事: 某個下午,在全日制的幼稚園飯堂內,一名乖巧的小孩子正在用餐,卻把不喜歡吃的蘿蔔,全都夾開。當值的資深幼師見狀,立即阻止,並以嚴厲的家長式口問,吩咐要吃完所有餸菜。小孩不肯,於是,幼師把更多蘿蔔放滿在孩子的飯裏,要求他一定要吃得乾乾淨淨,否則會停止他飯後的一切活動。 最終,小孩相當痛苦地吃完他所討厭的食物。 不過,當這名幼師午飯時,朋友卻見到她把不喜歡吃的配菜原封不動待在飯盒中。… Read More
  • 《不怕孩子問點解》 應對幼兒每事問還記得一對仔女年幼時是「問題小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每天都有新的問題考起Elsie。一方面慶幸他們充滿好奇心,另一方面卻擔心回答不好,反而有礙他們成長和學習。Elsie知道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不怕孩子問點解》,該書通過分析兒童經常提出的疑問,幫助家長了解子女發問背後的動機,若家長和Elsie一樣,面對年幼子女經常發又不知如何處理的話,相信這書可提供幫助。 《不怕孩子問點解》一書分為七章,涵蓋日常生活、身體、性知識、… Read More
  • 馬時亨區瑞強搭纜車傾教仔 去昂坪拍子女教育節目 馬時亨區瑞強搭纜車傾教仔 Kelly昨天登山去賞春天景色,搭昂坪360纜車,點知俾小妹見到港鐵主席馬時亨同歌星區瑞強齊齊搭一部纜車,呢個組合好新奇,小妹當然唔會放過呢個機會,一於跟隨兩人去昂坪睇吓做乜,見到佢哋拍緊一個關於子女教育嘅電視節目,期間兩人不時唱歌仔又大談教仔心得! 為咗拍攝呢個電視節目,馬時亨同區瑞強齊齊現身昂坪360纜車之上,馬時亨負責訪問區瑞強嘅教仔… Read More
  • 日本教育家:這才是正確的教1-9歲孩子畫畫的教育方法 《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一書的理念綱要以及1-9歲各年齡階段的繪畫特徵等要點提煉如下,僅供各位爸媽參考。 1. 孩子的畫是和成人的畫完全不一樣的。成人所感興趣和欣賞的畫和孩子的繪畫行為有着完全不同的意義,因此,以成人的眼光去判別和鑒賞孩子的畫是不恰當的。 2. 孩子在畫畫時成人切勿在旁邊指指點點,這樣會對孩子的繪畫造成干擾。 3. 教孩子繪畫的最好時期是6歲以後,在此之前,切勿給孩子教授任何形狀、畫法、簡筆畫、塗顏色等實則是成人世界裡… Read More
  • Snow Child @KidsFest 2016 KidsFest 2016的第六個劇目:《Snow Child》,故事講述隨著秋天葉落,動物們如狐狸、狼、熊也隱藏於樹林當中,一個魔幻故事即將發生……初雪隨隨飄下,眼看城鎮裡的小孩開心地在玩耍,一對年輕夫婦希望擁有自己小孩。他們利用雪和冰堆砌成一個小人像,再衷心祈求擁有小孩。終於他們熱切的盼望被聽見,令這個雪人像被賦予生命,變成一個小孩,夢幻般活現在他們眼前! 這女孩與眾不同,為整個城鎮帶來歡樂。冬日退去,迎接春天及夏天的來臨時,故事慢… Read More